当前位置:首页>热点新闻

央媒聚焦丨鄂尔多斯市“草原儿女心向党 民族团结一家亲”开学第一课

作者:  来源:  添加时间:2023-09-04 
       9月1日,央视CCTV1《晚间新闻》栏目关注了康巴什区第五小学开展的以“草原儿女心向党 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第五小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124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体系,持续不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先后荣获首批康巴什区“石榴籽”学校、区优秀基层党组织、鄂尔多斯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单位、自治区“十佳文明校园”、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01 打造一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问道”文化品牌
        学校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提出“问道真善美”文化品牌,鸟瞰学校整体建筑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学校文化的核心是问学习之道,问做事之道,问生活之道,问生存之道,问生命之道。以“学习从问号开始”为办学理念,带领学生探究真善美之道,构建“以礼治躬 养善润德”制度文化,设计推出“问礼乐智 道真善美”的问道课程,打造问道大厅、问智大厅、问乐大厅、问礼大厅,走进五小的第一堂课就是“问道文化”课,通过有形的文化熏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埋入每个学生心田,培养富有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02 构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两大主题课程”
        学校立足培养求真向善尚美的新时代少年的育人目标,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做强国家课程为根本,做精特色课程为亮点,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深扎根在学校整体课程体系里,塑造师生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一是开发“团结友善”课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各学科各年级国家课程为蓝本,拓展家乡风俗人情、本土人物故事、美丽新乡村建设、民俗文化、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内容。以讲述、诵读、油画、剪纸、书法、欧克泥、劳动、课本剧、刺绣等不同课程形式,带领孩子们生动、具体地触摸、感受、欣赏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恢弘历史与美好情感,培养孩子立足家乡、立足民族、立足世界的和谐共生的生存意识与思想。


        二是开发“爱党爱国”课程。以培养爱党爱国品质为主题,党史学习为背景,以各学科国家课程为蓝本,拓展共产党的代表故事、代表人物、代表事件、红色诗词、革命歌曲、数字中国、速度中国、忆苦思甜、重走长征路的实践活动、瞻仰革命圣地的研学活动、亮家风家训、宣讲家族革命故事等等内容,通过家校社三大途径融合实践,激励学生们人人讲述革命故事,人人诵读革命诗词,人人传唱红歌,巧手捏出时代故事、画笔绘出时代英雄,剪刀刻出生活巨变,多彩的课程形式使党史知识的学习变成学生们兴趣浓厚的探究活动,在浓郁的学习氛围当中赓续红色血脉,根植红色基因。





03 搭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四个阵地”
        学校以学习、思政、教研、校园文化“四个阵地”建设为抓手,协同育人,切实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效性,做好民族团结工作。
        一是加强学习阵地建设,宣传贯彻好民族政策。学校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开展系列多元的专题学习教育。通过开展专题党课、研讨会、读书班、知识竞答等活动提高师生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每学期开展一次党支部书记系列微党课、每月组织一次校领导分工专题讲党课、每月开展一次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学习,每学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自测,每学期开展1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团队会,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每周二、四,每次10分钟以生动活泼的宣传形式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广大师生心灵深处。






        二是加强思政教育阵地建设,在思政课程体系中落实好民族政策。学校积极发挥教材“主旋律”、课程“主战场”、课堂“主渠道”、教师“主力军”作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组织开展了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师生书法比赛、书法名家进校园等活动,创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坚定不移做好国家统编教材推行使用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献爱心”帮扶、“手拉手、共进步、同成长”“寒暑假综合实践研学”、文化节、艺术节、运动会等一系列活动,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开展同升国旗、共唱国歌、“民族团结故事我来讲”“我们一起诵读”“我和国旗合影”“唱支革命歌曲给党听”“党的光辉照我心”等主题教育活动,构建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重点的思政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出了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阵地作用。组建康五小思政课教师团队,开展“同备长征党史课”集体备课,“重走长征路”党史教育实践活动,筑牢全体师生思想堡垒,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三是加强教研活动阵地建设,在联建活动中践行民族团结。与康巴什区蒙古族幼儿园成为幼小衔接结对联盟,从2012年建校开始,两校在课程、活动、教研等方面多元互动,开展“民族团结手拉手 校际交流共进步”共建活动,夯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市蒙古族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手拉手活动,徒步到母亲公园,各族学生一起游戏,互赠图书,把民族团结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从2021年秋季起,学校主动担当民族学校做好国家统编教材推行使用落地帮扶项目,与市蒙古族学校结对帮扶,成立专业教师队伍走进市蒙古族学校课堂,参与集体备课、上课、听评课、主题研讨,分享教学资源,帮扶教师学教材、共同研磨适宜的教法,每周安排固定时间与市蒙古族学校教师团队进行细致交流,学习指导。截至目前,与市蒙古族学校进行校际交流,双方参与教师126人,共开展交流活动76次,形成了守望相助,携手成长一家亲的生动局面。



 

        四是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在文化教育中营造民族团结氛围。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长廊,以学生艺术作品为主,展示剪纸、书法、民乐、武术、独轮车等特色课程成果,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风采的舞台,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使师生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打造红色教育长廊,以“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主题,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等精神;打造民族团结一家亲文化长廊,呈现了“总书记讲过的民族团结故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题画等,让孩子们在行走呼吸之间,耳濡目染各民族共生共荣、手足深情。同时,深入推进“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爱祖国、家乡美”“国旗下成长”“践行报国志 永远跟党走”“从小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校园文化体现在校园的角角落落,时时处处营造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育人氛围。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下一步,康巴什区第五小学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各族青少年的心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