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一城】伊金霍洛旗:民族团结谱新篇 同心共绘幸福卷
近年来,伊金霍洛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零碳生态、多业协同、富民增收”发展思路,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为目标,突出主题,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奋力书写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伊金霍洛答卷。
坚持党的领导深耕创建工作“责任田”。落实责任规范化。旗委、政府始终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全旗“十五五”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到与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推动工作常态化。定期召开专题部署会议、推进会及全旗统战民族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进一步凝聚各方对创建示范旗工作的共识。出台《伊金霍洛旗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实施方案》《伊金霍洛旗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工作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明确责任分工,靠实工作责任。融合共进品牌化。坚持“一镇一品牌”“一部门一特色”工作要求,将机关、乡镇、社区、学校、企业、宗教场所、连队、景区、网络、家庭等作为创建工作的主阵地,打造一批精品“十进”示范点位,形成了哈沙图村“民族团结+农文旅融合”、“暖城伊家”服务驿站“我在暖城有个家”、消防救援大队“暖城‘石榴红’北疆‘火焰蓝’”等特色品牌,构建“籽籽同心共奋进,处处绽放石榴花”品牌矩阵。近年来,涌现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旗税务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市一中伊金霍洛校等典型代表,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尚模范、学习模范、争当模范的浓厚氛围。
聚焦培根铸魂,凝聚创建工作“正能量”。政治引领共促思想团结。坚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党员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分层分类推动民族团结教育全覆盖。建成全自治区旗县级层面面积最大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馆,被命名为第一批“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并在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展示”研讨会上作案例分享,向全国讲述了伊金霍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实践。延伸干部教育深度,围绕创建工作开展旗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2次,举办专题培训班2期。开展“石榴籽之路”职工主题教育活动49期、“古建筑里谈铸牢”等沉浸式主题情景党课4期。提升学校教育精度,常态化开展“五个一”等系列活动118次,打造11条行走的思政课精品路线,参与人数达85660余人次。市一中伊金霍洛校区打造主题展览馆,注重乐情、怡情、融情的教育体验。拓宽社会教育广度,建成郡王府广场主题教育基地、民族街主题街区、水岸新城石榴籽公园,创作主题歌曲《火红的石榴 火红的花》,推动民族团结融入各族群众精神生活。宣传教育共促浓厚氛围。依托全国“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活动央媒传播优势,扩大宣传影响力,活动期间共有11家央媒、自治区媒体参与,集中采访报道工作成效经验14次。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开设专栏优化弘扬蒙古马精神、“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等40余个专题专栏。编排《国家的孩子》《草原劲松》等优秀宣讲微剧,创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宣讲微课,立足伊金霍洛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立体化、互动式地传播党的民族理论,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更加鲜活生动。以委培青海河南县高中生为题材,摄制主题纪录片《加油吧!464》,展现了无私大爱情怀,绘就“蒙青”共促民族团结进步的美好画卷,受到全网关注。文化润心共促精神相依。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精神,在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建设“民族古籍文献及成果展”,集中展示各民族古籍文献及重点古籍整理出版成果,让文物说话,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创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原创文艺精品9件,乌兰牧骑舞蹈《走进光里》荣获2024年中国舞蹈“荷花奖”提名,《马铃儿摇响幸福歌》获邀亮相央视除夕特别节目,北疆文化伊金霍洛篇章更丰富。《纳林陶亥好地方》荣获“村歌嘹亮”2024年全国集中展演第一名,剪纸作品《五十六个民族》获评全国剪纸邀请展二等奖。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国复兴有我”主题书法摄影剪纸展和“伊起创团结杯”排球邀请赛,开展“石榴红 巾帼美”非遗趣味比赛。
突出示范引领,提升创建工作“实效度”。推进“两个结合”,提高创建实效。与增进民生福祉相结合,全力改善各族群众在就业、教育、就医、养老等方面的条件,连续4年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2024年以来,全旗新增城镇就业7700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通过认定,新建青少年活动中心建成投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一贯制合作办学取得实质进展;新建基层卫生院2处,阿吉泰健康城开始运营,造福千万家;新建社区养老服务站21处,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720户;大力实施“温暖工程”,新建改造供热管网47.6公里、69个小区供热设施全面更新。与促进乡村振兴相结合,全市首个“智慧耕保”云平台上线运行,实施乡村振兴扶持项目31个,苏布尔嘎羊肉、羊绒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乌兰牛奶获“蒙”字标认证。率先在全市启动驻村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助农增收行动,粉丝总量突破45万,累计开展直播带货3276场次,达成交易额65.3万余元,推进各族农牧民共治共富。实施“三项计划”,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从居住、教育、经济、就业、文化等方面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鼓励和支持各族群众双向交流就业创业,打造1.5万平方米“暖城伊家”服务驿站,为来自13个省市自治区的3000余名各族劳务人员提供就业服务近2.04余万人次。深化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采取注入新内涵、打造新路线、发展新业态、培育新主体、用好新基地等主要举措,举办暖城那达慕、“江的对面是草原”等各类文旅活动、推荐会等14场,累计接待游客475万人次。开展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引导全旗各族青少年开展主题交流、社会实践交流、志愿服务交流和“手拉手、结对子”帮扶交流等青少年交流活动20余场,累计覆盖各族青少年7000余人次。
团结花开幸福来,携手奋进新征程。伊金霍洛旗将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踔厉奋发、真抓实干,奋力建设绿色转型先行区、兴业富民示范地,共同谱写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幸福篇章。